close
好像很久沒有寫一些比較拿得上檯面的東西了
所以就來一篇讀書札記吧!


無論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媒體的存在對於民主制度的維繫與存續都是必須的。媒體做為一個資訊交流評論和批評的載體,可以將各種政治與公共政策制定相關的資訊廣為流傳散佈,讓民眾據以關心並參與政策過程之中。甚至我們可以說,沒有媒體,就沒有現代的民主政治。即使網際網路的誕生使得傳統媒體受到嚴重的衝擊,但是電視、廣播、報章雜誌等傳統傳播媒介仍然佔有最重要的位置,型塑著我們的政治生活。

何以現代民主必須要有媒體的存在?根據多元論者的理論,現代民主其實是所謂的「多重少數統治」,各種利益都會自動地聚合成各個利益團體在政治場域當中競逐,利用各種手段試圖影響政策制定過程,以實踐自我的利益。也就是說,社會公眾對於任何一個公共政策制定的支持與否,都是依照個人的利益來決定的,與社會公益的考量無關。因此,我們便需要一個能夠以較為中立的立場,依社會的公益來思考公共政策的媒體來對各種競逐的利益與意見來加以監督制衡。只是,就如政治學的傳統經典問題所提出的:「誰來監督監督者?」更何況,任何監督者也都是有自己的利益與立場的,媒體自然也不例外。其中最明顯的利益問題就是,雖然媒體進行的是社會事業,但它終究是個營利事業,有現實的利潤考量。跟媒體的社會責任比較起來,媒體的企業主毋寧更傾向要對股東負責。於是在這樣的背景因素影響下,媒體的商業化就成為了現代媒體亂象最重要的根源性因素。各種對於媒體的批評,也幾乎都可直指「媒體商業化」的影響。如果說監督者是可以被收買的,那民眾還可以依靠什麼?但很遺憾的,這就是目前所發生的社會現實。

如前所說,媒體的商業化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在於其對新聞的影響。整個商業新聞體系可說是與新聞的社會責任格格不入,使得新聞漸漸偏離了社會所需,而這一切的源頭皆是因為整體結構上經濟大環境的改變。在過去經濟狀況尚稱良好的時候,媒體尚可以維持一定的獨立性,但龐大的利潤卻也引來了媒體的兼併與唯利是圖的傾向。隨著經濟的不景氣,市場的萎縮與整體媒體數量的增加、網際網路新媒體的出現與競爭,使得整個媒體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任何媒體要能夠生存於市場上都是痛苦的掙扎。尤其在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大,媒體在報禁與有線電視開放後又如雨後春筍般增加,整個市場環境更為險惡,使得媒體不得不向商業現實屈服。媒體為了生存而使得並購與唯利是圖的傾向更為嚴重。除了以規模經濟來增加利潤、拓展影響力外,新聞媒體還透過以下方法來增加利潤:
(1) 降低新聞的成本。
(2) 展開以受眾為中心的市場經營,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廣告商。
(3) 對於一些利潤較低的媒體產品的受眾,允許其消亡,以節省不必要的發行成本。
也就是說,新聞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內容與傳播手段,以迎合越來越趨向於娛樂節目的廣大受眾。這種利益驅動與市場力量對新聞的影響越明顯,對民主的傷害也就越大。新聞自由原該是民主的保護傘,但在媒體商業化的影響下,卻成為了保護媒體放棄服務公眾利益,專向追求利潤行為的擋箭牌。

為了追求利潤的極大化,媒體並購、壟斷的情形開始出現,而媒體壟斷的影響便造成了以下五種信息趨勢:

(一)更少的公眾服務與可供選擇的節目
為了爭取具有消費能力的受眾,各種娛樂信息佔據了頻道空間。另外少部份媒體對於地域性市場的獨享擠壓了小型獨立媒體的廣告收入與覆蓋率。小型媒體因此必須被迫改變其風格或退出市場、被出售並購。這些造成了媒體在公共事務和政治節目上失去了多樣性,雖然媒體的數量是多了,但訊息卻趨向單一化了。

(二)企業內部新聞審查制度和利用新聞進行自我宣傳
由於媒體進行市場推廣的壓力,再加上必須避免關於業界和母公司的負面新聞,在這種情況之下,自我審查機制和公司的自我推銷便同時深深的影響了新聞的內容。

(三)更多的娛樂信息和軟新聞
跟硬新聞與調查報導相較,娛樂性新聞與軟新聞更容易採訪、更有市場、利潤更高,同時也更不容易招致批評與爭議,媒體便將其報導重點放在娛樂信息方面。

(四)同源新聞
為了在日益險惡的市場環境當中追求利潤,電視網紛紛關閉了設在國內和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越來越多地向新聞內容供應商購買新聞素材來進行編輯、加工、包裝,使之更適合自己撥出。這種新聞合成、加工的趨勢使得新聞不再是經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記者實地採訪形成的產物,而是撥出之前東拼西湊出來的東西。新聞變成只是透過包裝來吸引不同的受眾,借此獲得廣告商的贊助。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多采多姿,但實際上的選擇卻是大大地減少了。

(五)為新聞樹立品牌
品牌是一種形象,媒體透過其投資來營造品牌、革新包裝,藉以創造維繫受眾的感情紐帶,以便掩蓋媒體在新聞多樣性和內容獨特性的逐漸衰退。因此大部份所謂的新聞多樣化其實只是為了推銷產品而產生的包裝上的不同,一旦把這些包裝通通去掉,即可發現其驚人的相似性。

在整個社會當中,個人接受信息的習慣正在改變。媒體揣測目標受眾的感情,以此設計針對受眾胃口的內容,形成了以個人為中心,封閉的信息圈。社會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個性化的商品,人人指選擇自己喜歡的訊息內容看,(例如:支持泛藍的人不看大話新聞,而泛綠的支持者也不會訂閱聯合報。)個人的社會身份也隨之弱化。媒體的受眾分化了,公共範圍也逐漸縮小。如果媒體無法反應公共現實,那民眾又要如何進行政治參與?因為新聞的權威性下降了,新聞的個人性提升了,現在人們更容易把事實與個人觀點混淆,特別是因為這些新聞信息是用來建立個人化的現實,而非用來與遠方的陌生人分享關於社會實的觀點。更嚴重的情況是,這些訊息的內容可能被廣告的提供者,也就是各種私人企業與政客所篩選,而掩蔽了人們應該知道的現實,這也正是我們目前所說的「致入性行銷」。只要有錢,誰都可以收買媒體,建構現實。原該監督政治場域各種競逐的利益的媒體,現在卻淪陷了,臣服在這些利益之下。民主需要有運作良好的媒體,媒體的墮落淪陷對於民主政治的傷害,不可說是不深。

在整體大環境的結構因素影響下,媒體的商業化已經是無可避免。對於媒體商業化的種種弊端,有人或許會認為既然媒體的自律無用,政府的干涉與監督就成了非常必要的手段。但是有政府的監督真的會比較好嗎?政府若是如此良善,又怎會需要民主?而如果應該監督政府的媒體處處受制於政府,那又該如何去善盡監督政府的社會責任?所以,維護媒體的自由獨立仍是民主不可或缺的要件。但面對媒體的種種亂象,除了媒體本身的自律外,政府可以採取一些手段來幫助媒體環境的健全化。例如:鼓勵媒體業的新投資、促進新技術的引進、通過反托拉斯法來保持大型傳媒間的競爭、通過使受媒體誹謗者能有機會撤銷或重述冒犯方所提供的事實的法律等。而這一切的所做所為的目的,都該是為了能夠增進或保障所有社會大眾的自由權利。

美國開國元勳,同時也是第二任總統的傑佛遜曾經說過:「我寧願有媒體而無政府,也不願有政府而無媒體。」對於這句話,我個人深表同意。媒體的商業化雖然對於民主也有所傷害,目前也沒有完全的解決之道。但若讓媒體完全受制於政府,其對於民主的危害必定更加深遠。所以即使媒體的亂象令人憂心,我們仍不可讓政府超過限度的干涉媒體。更何況,社會上的任何一部份出了問題,責任都是社會大眾所共享的。面對媒體商業化的問題,與民主政治品質的維繫,我們都有責任去正視並盡我們的能力去解決。



參考資料:
媒體爭論:十九個重大議題的正反爭辯
新聞:政治的幻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ver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